星期二, 5月 31, 2005

水與生命

Add to My Yahoo!


WELLCOME
(0930~933~379)
(http://tobehealth.blogspot.com)

水與生命

  水的功能包含
  • 1、輸送血液,
  • 2、排除廢棄物,
  • 3、身體的含水份太低腎功能會被破壞,
  • 4、消化與代謝系統,
流汗的目地是調節體溫維持身體恆溫,
呼吸是維持肺部的濕潤,
單天每人每公斤重約1.5至2公升的水,
亦即常人每天消耗3至4公升的水,
睡前用餐多喝水幫助消化。

  單天每人的水份流失量約3至6公升,1至2公升是尿液…,但腹瀉則會有25公升水份的驚人流失,從呼吸蒸發的水份單天每人會有1至2公升的量, 若天氣乾燥會更多,而流汗有1至2公升的蒸發量,若辛勤攀巖過程會有每小時1至2公升的流汗量,等於背負40pounds的背包行走的流汗量。

  若水份補充不足會有輕微的頭痛與開始疲倦,若未能補充僅1.5公升的水份會降低22%的耐力與降低22%的氧氣攝取量(從心肺功能測試)若再低 於3至4公升的水,你的耐力至少低50%而氧的攝取量降低25%(oxygenuptake)此時尿液是深黃色,此時最好選擇紮營,因為人以脫水狀態,它 的病徵是失去判斷能力,急燥的脾氣,脈搏速度加快,筋疲力竭。

  人體脫水癥狀

  1、輕微:黏膜乾燥,微感口渴,脈搏速度正常,尿液深黃色

  2、中度:黏膜相當乾燥,口渴,脈搏速度加快但弱,尿液暗黃色。

  3、重度:黏膜如紙般相當乾燥,口渴,昏睡,脈搏速度加快但弱,呼吸急促,無尿液與淚水,休克皮膚蒼白。冷水的吸收程度較溫水高,當上坡流汗量恨很高須隨時補充,主要看尿液的色澤。

  一般的登山運動消耗水份補充方式最好是250cc每15分鐘,即使空胃蠕動慢,若提高6~8 的糖類(尤其是glucose,sucroseormaltodextrin)一樣能提供熱能與改善身體狀況。

  電解質如鈉、鉀會隨流汗流失,可以飲用運動飲料不補充,維持體內平衡,當然鹽類有此功能但不能吃太多,某些飲料不適合飲用,如:酒類:會強迫細胞釋出水份,咖啡是利尿,果汁太甜。

  一般可以用3.5g sodiumchloride+1.5g KCl+20g sucrose+2.9g trisodiumcitrate/l

  防止脫水方法:
每日清晨飲用約0,5公升水。運動期間維持250cc/15~20min。雪期與身處高海拔需更多的水份。避免常喝酒、咖啡與茶。

  根據1994年12月份的Backoacker雜誌的一篇有關於EnergyBar的評比,從17種的energybar的分析價錢、 Weight、Carories、carbos、protein、fat、Favorsand味道它們認為Snickers的評價最好,也便宜。

  營養師的建議你如果背負50磅重的背包,每天行走6~8小時,行動量最好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類的食品,因為熱能的60~70%是經碳水化合物,而30或更低是脂肪類的食品。

  當一個人健行初期的20~30分鐘,體內的存於肌肉的肝醣開始提供需要的能量,當然血液的血醣部份助益,當你的肝醣質下降,血液的 homorone開始轉變,insulin下降,epinephrine上升,此時開始燃燒脂肪,增加熱能,90分鐘後,血醣和脂肪從主要的貢獻者轉為喝 6~7%的碳水化合物飲料,是比高濃度的糖水佳,此牽涉滲透壓與胃能接受的程度,引起胃cramp、反胃、作嘔。

  夏天,一般健行者每日流失的水份近七公升,所以每日能進食近總量六公克的鹽份是最佳的建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