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養生法恐失傳亟須挖掘
全國名老中醫、中國中醫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路志正表示,
傳統中醫裡面蘊含有豐富的養生保健文化,但現時仍未被很好的挖掘、普及和利用。
路老續稱,由於以前並沒著重對傳統中醫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挖掘,令到不少方法現已經失傳。而隨著疾病譜的逐變,現今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病為主,而傳統中醫裡面有很多具針對性和有效的養生保健方法,應盡快挖掘、普及、利用,讓傳統中醫能發揮防治作用,而不是僅局限於疾病的治療上。
他說,現時巿面上不少保健品都屬中藥保健品,現時約有一萬多種中藥,當中不少都有潛質研發為保健產品。但他強調,中醫保健品的研發應立足於中醫理論的指導。
路老表示,由於中醫向來強調辨證論治,即使是服用中藥保健品亦講究針對地域及個人體質等的不同。故他建議,保健食品公司在開發保健產品時,應針對不同體質及證條研發針對性更強的產品,才能體現中醫保健理念。
只吃七成飽 平日多喝茶
路老還透露,他雖已年屆高齡,但仍工作不倦,現時仍堅持每周四日上門診,並帶教學生三名。而他的日常生活習慣亦處處體現傳統中醫的養生保健,如每早堅持六時起床,出外散步及打八段錦;晚上則堅持飲食清淡及只吃七成飽;平時注重多喝水,特別喜歡喝茶,夏天主要喝綠茶,冬天則喝花茶及紅茶。此外,平時則會吃一些有助補腎潤腸的山核桃或黑芝麻等
【●皇嘉 養生館●】
星期三, 4月 20, 20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