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13, 2005

避免濫用抗生素引發二重感染

冬季嬰幼兒腹瀉成為困擾父母的“煩心事”,昨天,記者在黃推拿門診部看到,專業醫生在寶寶左右小手的各個穴位上進行輕柔的“推、捏、拿”,來緩解、治療兒童腹瀉。“推拿”法避免了濫用抗生素產生的副作用,受到不少家長的歡迎。
  動輒就吊針細菌更“耐挫”
  王小姐的女兒才2歲,不管是夏天,還是秋天,稍微一著涼,結果就鬧腹瀉。每次孩子一生病,就迅速把孩子送醫院,王小姐認為要即刻見效,最快、最穩當的治療方法就是打針、吊鹽水。
   其實,不少專家都表示,在濫用抗生素的惡果中,兒童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首先,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兒童身體里面細菌耐藥性增高;其次,由于兒童體內各 個器官發育還不成熟,而過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對殺滅人體正常菌群有危害性,那樣就很容易殘害或潛在地殘害兒童的身體器官。比如:濫用抗生素很容易造成對肝髒 功能的損害;兒童濫用抗生素,最惡劣的影響就是破壞兒童體內正常菌群,降低兒童機體抵抗力,引起二重感染。
  幼兒穴位多推拿有特效
  記者了解到,2歲以下嬰幼兒腹瀉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秋冬季節最為常見,而且病情嚴重的話,可能直接引起脫水、厭食、面色蒼白,影響生長和發育。黃浦區推拿門診部用推拿方法來治療秋冬腹瀉,收到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該推拿門診部副主任、市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專業委員劉清介紹,腹瀉會直接引起嬰幼兒胃腸道功能紊亂,隨意給3歲左右的正常兒童打針、吊鹽水、濫用抗生素,只會破壞腸道內的正常菌落群,而通過對嬰幼兒的手部推拿、腹部推拿、背部推拿以及足部推拿等,對于穴位進行配合運用,不僅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同時通過刺激穴位來治療,還能夠激發起孩子原有的抗病免疫能力,調整體內平衡。
   3歲以內的幼兒比正常人多100多個穴位,而且都是兒童特有的穴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穴位會漸漸退化。因此,對幼兒實施推拿治療在早期效果明顯, 因為手上的穴位敏感性特別強,建議施行推揉法每次15分鐘,配合摩腹揉臍5分鐘,然後捏脊3至5遍,5次為一個療程,可達到胃腸道保健作用。對3000多 例嬰幼兒腹瀉患者的臨床治療觀察顯示,經過3至5次推拿治療後,有效率達98%,其中3次治愈率可達85%。
  此外,劉醫生提醒,為防止幼兒腹瀉應該盡可能提倡母乳喂養。同時,增添輔食不宜太快、品種也不宜太多,喂養方法盡量做到定時、定量。另外天氣多變、避免受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