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13, 2005

自我探索----能力

自我探索----能力



能力是影響生涯決定最直接的因素,能力和興趣最大的不同是:興趣是「喜歡做的事」:而能力則是達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技能。空有興趣,而缺少能力,則一切都是 空想,無法付諸實現。但是某些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一個人如果有很強的興趣和成就動機,假以時日,依然能夠有所成;然而如果想突破、改變一些先天限制,所花 的精力便會等比增加了。「動物學校」的故事,正可以闡述「人貴自知」的道理。

有一天,快樂森林中的動物們開了一個學習指導大會。他們認為小鳥的飛行姿勢,非常優美,森林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接受這種美姿訓練。小白免會鑽洞,敵人來 的時候,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吃掉,這項自我防衛的功能,每個「人」都要學會。因此,大會決議,小鳥必須學鑽洞、小白免必須學飛,……。結果呢?可憐的小鳥 折斷了翅膀;小白免也摔斷了腿。這一切,都是因為不知發揮自己的優點,盲目地模仿他人所造成的後果。

美國勞工部(U.S.Departmemt of labor)將工作時所需的能力,依其性質之不同,分為三大範疇:資料(data)、人(people)和事物(things)。每種工作,都需要不同的能力來完成。以下便將這些工作所需的能力,分別加以描述:

一、資料

凡是從觀察、研究、和解釋所得到的事實、資訊、和觀念等,都屬於資料的範疇。資料通常是藉著數字、文字、符號、與統計等形式表現的。處理資料時,通常需要七種能力:

1.綜合能力:將分析過的資料加以統整、歸納出事實、觀念,或將資料合理的解釋的能力。

2.統整能力:將分析過的資料,整理成有組織、有條理的呈現方式,以便他人使用的能力。

3.分析能力:將收集來的資料之間的關係加以評估,以便採取行動的能力。

4.彙集能力:收集、整理資料,或將資料分門別類的能力。

5.計算能力:計算數字並做成報表,以做為行動的參考的能力。

6.處理能力:轉錄、登載或張貼資料的能力。

7.比較能力:區辨資料相似或相異情形的能力。

二、人

和與人或動物共事、相處的能力。

1.顧問能力:對個人提供指導、忠告、諮商或建議,以建全其人格發展。

2.磋商能力:與他人交換看法、資訊和意見,以達成雙方共同滿意的決定或解決問題方法。

3.教導能力:藉由說明、示範、或練習等方法指導或訓練他人。

4.督導能力:分派工作、責任給其他人,並能與他們保持和諧關係,並提高工作效率。

5.娛樂能力:娛樂他人以帶來歡愉的情緒,通常是藉著舞台、電影、電視、或廣播來達成目的。

6.說服能力:影響別人的觀點、想法、或做法。

7.說明與示知的能力:以口語或非口語方式與他人交換訊息、或給予指示。

8.遵從指導的能力:聽從別人指示、命令的能力。

三、事物

操作機械、設備、工具、或產品。事物是看得見的,有形狀、大小,或其他物理特徵的。

1.建構能力:調整組合、或修理機器、設備、或工具,以發揮其功能的能力。

2.精密工作能力:運用判斷力選擇或調整工具,以符合嚴密、精確之標準。

3.操作與控制能力:開動、停止、控制、或調整機器、設備的能力。

4.發動與控制能力:駕駛機器或為機器做導航的能力。通常需要持續性的注意力和迅速的反應。

5.操縱能力:運用身體、工具或其他特殊設備,來移動、安罝、或調整物體及材料之能力。

6.轉動能力:觀察、調整機器或設備運作情形的能力;例如,設定正確的時間、溫度、壓力…等。

7.供給原料與切斷原料的能力:添加原料或原料從機器中取出、更換的能力。

8.接觸處理能力:運用身體、手工具或其他工具,移動或拿起物體或原料的能力。

(本文摘自羅文基等人:生涯規劃與發展。民83年,國立空中大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