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0930~933~379
http://tobehealth.blogspot.com
來自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 (Cincinnati, Ohio)的羅冰·伊格(Robin Igo)今年42歲,但已經被日以繼夜的慢性背痛折磨了多年。由於她背部中間的兩塊脊椎骨間的軟骨退化而互相推擠,使羅冰長期為背痛所苦,連她最喜愛的運 動--保齡球和駕吉普車--都放棄了。在試過幾乎所有的減輕疼痛的方法仍不見好轉後,羅冰嘗試了針灸療法。
“我連跑、跳、彎腰、舉動西都害怕,甚至做家事也怕,”羅冰陳述道,“我知道我一旦開始洗碗,就要付出代價。”
據《今日美國》、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台(ABC News)和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於6月公佈的一份聯合民調顯示,5%的美國人曾經接受過針灸治療以求減輕疼痛。一項於2002年所做的全美健康訪問調查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也預估,美國共有820萬成年人曾接受過針灸治療。
長期服用止痛藥,不如針灸?
在美國,因西醫苦無良方轉而救助于針灸的患者正逐漸增加。美國補充及替代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的報告顯示,針灸醫療於過去20年間在美國越來越普遍:位於洛杉磯的美國醫學針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Medical Acupuncture)的針灸師會員人數從1991年的200名到現在已經超過2000名。
有些針灸師將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嘗試針灸歸因於市面販售的一些止痛藥,如Vioxx和Bextra,在最近因副作用的安全顧慮紛紛下架,使長期為慢性疼痛所苦的病人在苦無良藥的擔憂下,找上針灸師。
“我們現在看的病人越來越多了。” 美國醫學針灸學會前會長納德爾·索裏曼(Nader Soliman)說道,“因為他們害怕使用這些藥,或是他們曾受副作用之害。”
羅冰的故事只是有著同樣病痛的美國患者中的一例。美國慢性疼痛協會(American Chronic Pain Association)于5月時公佈的一項民調就表明,72%深受慢性疼痛困擾的美國人已忍受疼痛3年以上,還有34%的病人為慢性疼痛所害超過10年 以上。
而羅冰的例子也頗特殊,因為她開始接觸針灸時,是在她被診斷出患有乳癌後,她的放射治療師向她推薦針灸減少骨頭的疼痛。之後,羅冰的乳 癌也不再復發。直到2年前,羅冰因為頸部的椎骨毛病而開刀,但隨即羅冰開始為嚴重的背痛所苦。羅冰在試過許多方法,包括熱療、按摩、運動,甚至換了張新 床,狀況還是沒有改善。因為害怕吃止痛藥會上癮,羅冰在數周前又再度找上針灸師。
“它對我的幫助極大,”羅冰說道。
新醫學研究揭開針灸功效的神秘面紗
羅冰並不是唯一受益于針灸的病人。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報告支持針灸的療效,也使得更多的美國人願意尋求這項在中國流傳千年的傳統療法。自 80年代起的多項研究證明,針灸能引發人體釋放一種天然的止痛劑。最近一年半以來的多項大型研究成果,更可能將針灸推向醫療主流項目。世界衛生組織也表 示,最新出爐的醫學研究報告似乎站在肯定針灸功效的一邊,在治療關節炎、頭痛、經期症狀、下背部疼痛,甚至牙疼,都見成效。
“懷疑(針灸功效)的人以前總會說:‘哦,我不要。針灸不過是中國的神秘主義(mysticism)罷了。’”紐約斯隆-凱特林紀念癌 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研究員安德魯·維格士(Andrew Vickers)說道,“現在能夠證明針灸有效的證據不但有力,而且正在增加中。”
美國《內科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最近刊載一篇綜合了22個針灸療效相關研究的分析報告。報告顯示,相較於接受“假針灸” --也就是針紮在錯誤位置--的一組病人,接受“真針灸”治療的下背疼痛病人病情有所緩解。雖然後一組人當中許多人還是需要止痛藥,但針灸為他們提供了額 外的舒適感。《內科年鑒》也曾刊載一篇研究報告,同樣顯示針灸治療較“假針灸”或是標準療法,更明顯降低了膝蓋骨關節炎病人的疼痛感。
“這(對病人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改變。”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綜合醫學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主任布賴恩·博爾曼(Brian Berman)對《今日美國》評論道,“他們終於可以工作,或陪孩子玩耍了。”
然而,也有醫師警告,這些研究雖然表明針灸能提供的不僅僅是“心理作用”(placebo effect),但如此的結果仍然不足以為科學家提供針灸實際效用的證據。同時,針灸對於某一些疼痛感恐怕使不上力。有關針灸是否有減輕偏頭痛的功效,研究結果就是正反兩面皆有。
針灸“無解”偏頭痛?
《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於5月4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給予一組偏頭痛病人“真針灸”、另一組病人“假針灸”治療之後,兩組中都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表示,他們的偏頭痛 症狀至少減輕了50%以上。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組病人的情況都比完全沒有接受治療的病人好得多。
博爾曼醫生認為,這樣的結果已經足夠讓偏頭痛病人嘗試針灸。但也有醫生表示,針灸療法不會是他們向病人建議的首選療法。
“我行醫時不再使用針灸了,我也知道一些病人是在試過其他所有療法失敗後,把針灸當成‘最後的手段’(last resort)。”芝加哥戴蒙德頭痛專門醫院(Diamond Headache Clinic)主任西摩爾·戴蒙德(Seymour Diamond)表示道,“我決不會將針灸當成治療的第一選擇。”
針灸真正要在美國成為醫學主流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它的接受程度的確是在逐漸增加。
“(世上)仍然有一些事我們做不好,瞭解也不夠,” 愛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彼得·強斯通(Peter Johnstone)醫師說道,“我認為在試圖減緩病人受苦程度時,我們必須對一件事抱有希望,那就是,除了我們在醫學院所學到的,也許還有其他的道路可 走。”
現在,許多疼痛管理專家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治療深受慢性疼痛所苦的病人。他們多半小心追蹤病人使用的止痛藥量以減低他們上癮的風險,在 借助藥物外,建議病人同時採取各種不同的替代醫療方式,如針灸、物理治療,以及打坐等減壓管理法。不過,索裏曼醫師也不忘強調,針灸並沒有“治癒” 疾病的神奇功效。
此外,接受針灸治療的費用對於許多人來說也是一大問題。雖然目前在美國70%的醫療保險願意負擔受險者的針灸費用,但聯邦政府提供的醫療保險並不負擔這個專案。通常做一次針灸治療花費通常是60~90美金。
徐琳,《華盛頓觀察》週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第21期,2005/06/15
星期一, 6月 20, 20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