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LCOME more value for less?mobil:0930~933~379 & ?http://tobehealth.blogspot.com
發 表「抗老化這麼簡單」新書,他強調,延緩老化就要對抗自由基。要對抗自由基,就得讓體內抗氧化營養素的含 量,保持一定的水準,所以隨時補充抗氧化劑,就成為延緩老化重要法寶。但是在補充這些營養素之前,消費者一定要先知道哪些是真正的抗氧化聖品,以及它們該 怎麼補充,才能達到效果又不傷身。
該如何吃?潘世斌醫師指出,我們雖然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夠的抗氧化物質,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吸收能力變 差,或是因為飲食習慣不良,都可能造成無法均衡攝取多元的抗氧化營養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適量補充抗氧化劑及健康食品,十分重要,如此才能徹底清除自 由基對身體的侵害。
雖然這些抗氧化營養素對人體有益,但是在食用上仍有一些原則需要注意:
●原則一:補充β胡蘿蔔素,而非維他命A。
人體內會自行將β胡蘿蔔素轉化為適量的維生素A,若是直接服用維他命A,一旦攝取到過高的劑量,反而會產生不利於身體的毒素,嚴重會引起視力模糊、肝脾腫脹、掉髮等副作用。
●原則二:注意單位劑量。
服用劑量過多或過少對身體都無益,所以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錠劑的單位劑量,千萬別弄混計算單位。舉例來說,購買維他命C時,正常是以毫克(mg)為單位販售,高劑量的特殊產品才是用公克(g)計算(1000mg=1g)。
此外,維他命E則有兩種計量方式,普遍用的是「國際單位」(IU),也有些產品用毫克(mg)來計算(1IU維他命E= 1mg維他命E)。β胡蘿蔔素也有兩種計量方式,換算法和維他命E不同,要特別注意(1IU β胡蘿蔔素=0.0006mgβ胡蘿蔔素)。
千萬要注意,每一種抗氧化劑,都有服用的劑量限制,到藥局自行購買時,若是弄不清楚劑量,一定要請教合格的藥劑師,以策安全。
●原則三:用餐時服抗氧化劑。
無論是服用哪一種抗氧化劑,用餐時服用,比空腹時服用更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有一些抗氧化劑,比較適合買劑量小的錠劑,一天中分兩、三次服用,例如維他命C,一次大量服用高劑量(500mg以上),很容易在身體未充分吸收利用前,就隨尿液或糞便排出,形成浪費。
●原則四:服用建議的最低劑量。
人體對於抗氧化營養素都有固定的需求量,維他命C、維他命E和β胡蘿蔔素,攝取過量都有副作用,對身體有害無益,例如每天吃200毫克的維他命E,可以強化免疫系統,但若每天吃800毫克,反而會減低免疫系統。
因此,最安全的補充法是依照醫師或藥師所建議的每日最低服用量服用,才能確保不會過量攝取。反之,如果攝取得太少,就會變成效果不彰,花了錢卻得不到效果。
●原則五:注意特殊的副作用。
潘世斌醫師透露,有一些疾病患者,在服用過某些抗氧化劑後,會產生不適感,甚至有生命危險。例如,高劑量的維他命C(每天4000mg以上),會導致某些人產生腹瀉的症狀,且高劑量的維他命C也會增加加腎結石的機率,患有腎結石的患者,千萬不能服用過量,以免病情惡化。
除此之外,β胡蘿蔔素和酒精化合後,會產生毒素,損害肝臟功能,所以千萬不可一起服用,至少要錯開四個小時以上。有酗酒習慣(每天飲用4盎司以上,大約是兩罐啤酒),或是每天抽菸超過一包的癮君子,建議您千萬不要服用β胡蘿蔔素,否則有害健康。
另, 維他命E本身有抗凝血作用,有接受抗凝血藥物治療的患者,不適合補充,以免產生過強的抗凝血作用,造成生命危險。再者,由於維他命E是脂溶性的,因此有科 學家擔心,長期服用高劑量的維他命E,會增加血脂肪的濃度,因此建議長期服用者,每半年至一年驗血一次,檢查膽固醇是否過高。
潘世斌醫師最後提醒大家,到醫院看病時,務必要主動告知醫生你平常有補充哪些抗氧化劑,或正在接受哪些藥物治療,如此才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兩種以上藥物互相作用的不良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