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獻證明,透過超低頻慢速自發振動之醫學共振音樂,對於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作用,具有非常明顯之效果
人體的健康狀況與「自然諧和律」是息息相關的,當微宇宙自然諧和律的訊息相互共振後,兩種訊息就會發生交流或矯正作用。
用音樂來提升心靈與智慧
微宇宙音樂可快速進入δ9波,進入人體DNA的體系,除了可提升人類自我免疫系統外,同時對心靈的提升,有非常正面的效果。
人體健康與音樂的關係
布蘭德博士是時間醫學的先驅,多年來擔任德國馬博格大學(Marburg University)生理學與復健研究所所長。在他的著作《人類的生理節奏與音樂節奏》一書中解釋了健康的人體組織是遵循大自然的律動方式進行,使得人類生理學能以音樂生理學的方式來加以詮釋。
當代的時間生理學與時間醫學顯示,人體的組織不僅具有複雜的空間結構,同時也擁有差異極大的時間結構,這種時間結構是由無數個節奏性的時間結構所組成。而人體的生理時間結構,基本上與音樂節奏形式相類似。
人 體的節奏性功能的時間長度(頻率範圍),是以對數的方式將時間區隔開來,依照時間的長短來排序,其中包含「2×12」個八度,從千分之一秒開始,依序排 列至一年。而節奏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變得更複雜,從細胞的節奏開始,逐漸擴展至組織、器官及複雜的有機體,甚至延伸至繁衍的節奏。
所以, 人體的健康狀況與「自然諧和律」是息息相關的,當微宇宙自然諧和律的訊息隨著音樂進入人體,並且與人體內生物生命的自然諧和律的訊息相互共振後,兩 種訊息就會發生交流或矯正作用。就人體而言,這種矯正就是生物系統自然諧和律的再生作用,表現於外的則是身體漸漸恢復健康,而當微宇宙秩序的訊息與生物秩 序的信息,兩者相互共振後,若察覺身體內的和諧秩序受到擾亂,即會展開自然治療的過程。
微宇宙音樂的自然諧和律通過大腦,啟動生物生命的自然諧和律,使大腦功能、全身器官、組織都能受到這種諧和律的作用,我們稱這種合乎自然結構的音樂為「醫學共振音樂」。
醫學共振音樂的三大特色
1. 放鬆(RELAXATION)──放鬆身心、感覺祥和、純真、具有寬容及同理心。
2. 再造(RECREATION) ──抒解壓力、調整情緒及心智、內心感到和諧與快樂。
3. 再生(REJUVENATION)──生命力、集中力、創造力、決策力、智力、具有責任感。
您可選擇心、肝、脾、肺、腎、小腸、大腸、胃、膽、三焦、膀胱、心包五行十二經絡的音樂,來調整全身的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