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已成為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但社會大眾對結腸癌認識不足,往往到大便出血時才發現,已是末期,中大建議訂立結腸癌篩檢指引。
據中央社香港8日電,中文大學新成立的消化疾病研究所指出,結腸癌在過去十年的病發率持續上升。每十萬人就有70人患有結腸癌,當中男性佔40人,女性佔30人。
研究所批評目前政府沒有政策鼓勵醫生,為病人進行結腸癌篩檢,不少病人在出現大便出血等病癥才求診,拖延診治時間。
研究所主任沈祖堯指出,結腸癌如果及早發現,可以有效治療,為了預防病發率持續上升,他建議當局制訂篩檢指引,又提醒高危病人,包括50歲以上及有家族結腸癌病例史的人士,要及早定期進行結腸癌篩檢。
沈祖堯表示,中文大學成立消化疾病研究所目的是希望教育公眾認識結腸癌的重要性,以及與相關的醫學專家,共同制定結腸癌篩檢指引。
根據統計,不分男女,在香港造成最多人死亡的癌症是肺癌;男性的第二、三號癌症殺手原本分別是肝癌和鼻咽癌;女性的第二、三號癌症殺手原本分別是乳癌和腸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